警告︰此區只適合十八歲或以上人士觀看。此區內容可能令人反感;不可將此區的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警告︰嚴禁發表人獸交、幼齒、兒童色情、暴力、血腥、變態及令人嘔心之圖片。 本網站只適合十八歲或以上人仕觀看。你是否年滿十八歲並同意要進入本網站,若否請按"離開"
2016 年台北電玩展特別邀請接力棒工作室聯合創辦人李俊逸,於亞太遊戲高峰會中以「如何突破現實格局創造虛實整合遊戲體驗」為題分享開發經驗與工作室作品。接力棒旗下的擴增實境作品《昨日的艾莉若》曾入選美際獨立遊戲大獎 IndieCade、入圍 VISION SUMMIT VR/AR 國際高峰會競賽之「最佳 AR 擴增實境體驗」及奪下台北電玩展 Indie Game Award 第二名。
李俊逸提到,實境遊戲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像是現在正夯的密室逃脫。他提到會成立接力棒工作室的原因是來自在國外玩到的一款實境遊戲,玩法非常簡單,玩家只要拿著 App 到處過關解任務就可以,需要的只有手機的GPS跟簡訊功能。
「居然這樣就能做出一款很適合團體同樂的遊戲」,他深深受到影響。
藉此機緣,他發現行動裝置其實跟實境裝置非常適合,後來便與在密室逃脫工作的同學、做過APP、做過端遊、做過街機的朋友在 2014 年成立接力棒工作室,目標是結合 App 做一個虛實整合的遊戲。
談到「結合」聽起來似乎有點複雜,但概念其實很單純。現實中,玩家要玩的方式就是用手機掃描物件;虛擬中就是透過網路來控制會場內的電燈、保險箱開關等,就像《看門狗》能影響整個環境一樣,這便是一種透過手機 App 來達成虛實整合的方式。
而這份技術並不只能運用在遊戲上,不論是旅遊、展覽,都能過 AR 的方式來達成更進一步的呈現。李俊逸接著提到接力棒工作室也不只做擴增實境,虛擬實境、混合實境都在他們的業務範圍內。
在這裡分享接力棒工作室提供的作品影片,對AR、VR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看看。
最後感謝接力棒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李俊逸的分享。
▲《昨日的艾莉若》實境遊戲全紀錄